您现在的位置: 中风疾病 >> 临床表现 >> 正文

红星深度丨一个躁郁症康复女孩和她的300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4-13 17:37:03

↑致力于抑郁症干预服务的龚璨王震华摄

红星新闻记者丨王震华蓝婧发自武汉

编辑丨彭疆余冬梅

龚璨的手机里,保留着一张情绪图表照片。图表记录的是年2月,一整月间,一个抑郁症患者每天早10点和晚10点,两个时间点的情绪变化。这样的图表龚璨做过很多张,也教会很多病友和他们的家人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自己情绪的变化。年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毕业后,龚璨做过3年社工。辞掉工作后的年,经历了朋友的家人因为抑郁症突然自杀,也帮助好姐妹照顾过其患精神分裂症的母亲后,龚璨开始大量阅读与抑郁症和精神疾病有关的书籍。龚璨没有想到的是,抑郁症很快也找上了自己。年6月,没有任何征兆,龚璨开始出现肌肉酸痛、手抖、失眠、耳鸣的身体症状。直到11月的一次街上散步,“无意识”地走到了马路中间,并且一直在哭,龚粲才意识到“自己病了”。医生诊断后告诉她,这是典型的遗传性躁郁症。龚璨想起了自己的祖辈和父辈中,都有人因为精神疾病非正常死亡。(注:躁郁症,即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种既有躁狂症发作,又有抑郁症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这个身高不到1米6的的娇小女孩,自此开始走上自救与救人的民间抗郁之路。两年多时间里,病情稳定后的龚璨先后成功干预了20多个病友的自杀行为,围绕在她身边的志愿者团队有多人,服务过的抑郁症患者和家属多达人。年年底,龚璨创立了武汉第一家专门进行抑郁症干预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

01

病友

年10月中旬的一周时间里,龚璨连着见了8个病友。

8人中,有一直保持联系,但有一段时间没见面的;也有别人介绍过来,想寻求龚璨帮助的;还有龚璨主动联系对方,想让其他志愿者接手干预服务的。只要时间允许,龚璨很少拒绝病友的见面要求。

和马以晟的见面,是在10月16日下午,地点在武汉著名文艺胜地昙华林深处的一家咖啡馆里。这个年出生的温州男孩打着耳钉,喜欢艺术,自费出过诗集。

马以晟并不讳言自己的抑郁症病史。初二时,一次老师家里的课后自习,两名同班同学恶作剧地锁上房门后,少年小马遭遇了学长的“性侵”。回到家后,他要求妈妈报警,妈妈觉得“没什么”。自那以后,马以晟发现自己变了,常常在班里傻笑,干一些奇怪的事情,说自己“想死”。

事情发生一年后的年6月,医院,医生诊断为焦虑症,随后“吃了一段时间的药”。马以晟说,自己到高中之后就“一切正常”了。年读了大学后,病情反复,经常出现“不受自己控制的自杀念头”。再次就医后,医生确诊为躁郁症。

年6月,一个偶然的场合,龚璨认识了来到武汉的马以晟。得知龚璨和她的社工机构一直在免费干预抑郁症患者,马以晟主动寻求帮助。7月,医院见了自己熟悉的医生。重新开始坚持吃药后,“小马的睡眠得到改善,情绪开始平稳。”

10月16日下午的见面中,龚璨像一个姐姐,多次叮嘱小马要“好好睡觉,坚持吃药”“下次要一个人去看医生”。在龚璨看来,抑郁症患者只要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坚持服药,大部分人的病情都会得到控制。

咖啡馆的兼职侍者,巴西留学生小冉是当天下午龚璨见的第二个病友。进进出出的客人中,他沉默地煮咖啡、端咖啡,远远地看着旁人说笑,始终是咖啡馆里最安静的一个。“他病了10多年,但从来不吃药。”小冉拒绝了龚璨让他去看医生的建议。龚璨并不觉得奇怪,在她接触的病友中,拒绝就医服药的不在少数。

两个人的聊天结束后,小冉跟龚璨说,下次来咖啡馆要提前告诉他。在龚璨看来,这是一种“请求”,已经习惯孤独的小冉仍然需要陪伴和交流。

花了一个多小时,转乘公交和地铁,从光谷赶到汉阳,在一场小型演奏活动现场,龚璨见到了大鹏。不同于前两个病友,10月17日的见面,是大鹏主动约的龚璨。

巨大空旷的车间里,下午的阳光透过大片玻璃窗洒在一架钢琴上。这是大鹏策划的“为武汉弹24小时钢琴”系列活动中的一场。年,父亲中风,大鹏从工作了9年的北京回到武汉。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先后经历了父亲离世和幼子夭折。在内心巨大的痛苦冲击下,大鹏开始出现失眠、头痛症状,情绪低落。因为父亲生前曾经有过躁郁症史,大鹏开始担心自己。幸运的是,通过“疯狂地”自学钢琴,大鹏找到了情绪出口。

“如果没有音乐,我会很难排遣自己的情绪。”了解到龚璨和她的志愿者团队在做抑郁症干预后,大鹏主动联系了龚璨,“我想尝试一下。希望她能帮到我,也希望我能通过音乐疗愈别人。”当天的第一次见面后,两人约定再单独见面,讨论如何将音乐表演加入到龚璨正在策划的一场街头抑郁症科普活动中。

↑抑郁症科普展现场受访者供图

主动约龚璨见面的还有美食博主土土,这个年出生的女孩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同时有严重的家族遗传史。双相情感障碍被认为是一种既有抑郁表现,又有躁狂发作的精神疾病。

“她坚持吃药后,现在情况已经好转,一直在寻找像我们这样的志愿者组织,想成为志愿者。”10月22日,两人见面后一直从下午2点聊到晚上9点。

从年年初认识第一个服务对象,到后来线上线下进行自杀干预,两年多时间里,龚璨接触过的抑郁症患者超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90后年轻人,最小的只有14岁。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和健康时报等联合打造的《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有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同时,中国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02

干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s-pf.com/lcbx/318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中风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