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风疾病 >> 中风预防 >> 正文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申红琴厚德仁医精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6/24 10:28:06

  “医者仁心”,既是中国古代医者的传统美德,也是长治医院脑病科三病区主任申红琴的人生信条和行医准则。从医20多年来,她总是这样说:“每个患者都是弱势群体,当病痛把他们折磨得痛苦欲绝时,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让每一个病患得到及时救治和疗愈,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最大的心愿。”

  兢兢业业心系患者

  到脑病科就诊的患者,大都因为眩晕、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被折磨得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申红琴更能理解患者的心情,她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为其制定有效、经济、合理的中西医诊疗方案。诊疗中,她特别注重从中医整体观念考虑疾病的发生、发展辨证论治,对症用药。针灸作为脑病科大部分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方法,特别对偏瘫、失语患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面对患者对针灸抱着质疑和抗拒的态度时,申红琴总是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为他们讲解针灸的重要性,并主动为他们展示病例,用实打实的疗效让患者消除误解,重拾信心。

  今年5月4日,申红琴在门诊收治了一位在外地工作的27岁高血压患者,患者经常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以为是加班熬夜休息不好所导致,未引起重视。在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测量血压竟然高达/mmHg,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服用了三种降压药才把血压控制在/96mmHg。但用药后,患者的血压还是不能降到正常标准范围,这可急坏了患者的母亲,于是患者请假回到长治,到市中研附院寻求中医治疗。申红琴接诊后,详细了解患者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通过望、闻、问、切,确定患者高血压的病因是由于长期熬夜、吃外卖、嗜冷饮、甜食,加之身体偏胖、不爱运动导致,症状为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脉沉滑,中医辨证为痰湿阻络。因患者年龄小,申红琴格外重视她的病情,耐心地从生活起居、饮食调护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通过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汤剂结合中医非药物疗法“穴位放血+耳穴压豆”治疗,经过7天治疗后,患者血压下降为/88mmHg,西医降压药减为一种,每日服半片。患者激动地对申红琴说:“申主任,太感谢您了!没想到通过穴位和中药治疗就能把血压降下来,中医真是博大精深!”

  潜心钻研开拓创新

  申红琴在繁忙的临床实践之余,潜心于科研工作。自年担任脑病科三病区主任并作为山西省名中医路怀忠传承工作室的工作负责人,她带领科室全体医生潜心研究“调髓复脑针刺法”(怀忠针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风、面瘫、眩晕、头痛、痴呆、痿病、痹病、失眠、肥胖等疾病;熟练开展头针、体针、腹针、刃针、揿针、穴位埋线、自血疗法、火针等中医特色疗法。

  学术思想上,她忠于经典,探微诸家,善于吸纳现代医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探求行之有效的有机结合之道。注重以经络腧穴理论为中心,结合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等理论,参合现代医学解剖、病理、生理、药理等新颖研究成果,强调完整的辨病、辨证、辨经络“三辨”整体观,奉行“精准取穴”“落针稳准”的施治理念。

  临床工作中,她善于总结、勤于钻研,带领科室人员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项目1项。同时,申红琴还特别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在老主任的带领下,创建了“化斑预风散”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和高脂血症,大量运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年,申红琴再次对此方进行优化,加入四味药,名为“降脂溶斑散”,用于痰瘀互结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中,于年被列入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

  身肩重任孜孜不倦

  作为学科带头人,申红琴十分注重学科人才结构梯队建设,重视中医学术继承人的培养和挖掘,为此,申红琴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她积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疾病预防保健方面的培训,受到患者和家属欢迎。作为脑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申红琴还经常组织支部党员积极深入各大企事业单位、学校、乡村进行义诊、健康科普等宣传活动。通过健康义诊,让老百姓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受到老百姓一致好评。另一方面,她从做精专业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培养梯队人才,指导下级诊疗,分析各类疑难危重病例,组织科室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各种新技术学习培训和医学论坛,为学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鼓励科室年轻医生在脑病专业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在专业上都要打造自己的亮点和品牌。

  申红琴除了承担科主任的各项工作,还承担着在校实习生及基层医生的进修工作。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心得、经验传授给他们。她结合临床,采用多媒体、小讲课等多种形式,为在校实习生及基层医生传授针药知识,弘扬传统疗法优势,深受学生好评。她曾荣获“山西省中医病案评比三等奖”“长治青年五四奖章”“长治市名中医”“长治市优秀医师”“百佳医师”“党员先锋岗”等称号,科室申报的“针药联合运用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荣获长治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可谓一根银针,通筋脉之阻塞;三根手指,辨疾病之浅深;六味草药,补气血之亏盈。多年来,申红琴始终秉承勤奋、刻苦、钻研、奉献精神,不断努力,超越自我,带领科室不断发展壮大,用一点一滴的心血和汗水诠释着医者仁心的使命和担当。(来源:长治日报许婧)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s-pf.com/zfyf/32484.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中风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