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是由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受损,由于症状与卒中类似,因此常被称作“小卒中”或“小中风”。虽说是“小中风”,但其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小觑。
正确认识“小中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只持续几分钟,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会在1小时内消失,最长不超过24小时,因此很多人认为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最新研究显示,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轻微卒中的患者,5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增加,甚至导致严重残疾,如果叠加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危险因素,出现严重残疾和死亡等不良功能结局的风险更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疾病基础是血管微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需要进行个体化诊疗。例如,有的患者血液中存在一些微小血栓堵塞局部脑血管,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就会出现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一系列典型急性卒中症状,当微血栓崩解后,症状就会缓解。正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会自行缓解,通常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疾病初期往往不被患者及家属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早期治疗,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临床上常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缺血性卒中合称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二者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约占总数的50%~60%,这类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包括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以及死亡。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既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也是卒中的一个演变过程,它和卒中在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特征等方面都较为相似。因此,生活中我们应该像重视卒中一样,重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患者出现一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偏盲等,甚至突然不认人等典型急性卒中症状,要及时就医,查找病因,针对性预防,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小中风”避开危险因素
大约80%的卒中可以通过控制血压血糖、定期体育锻炼、不吸烟和保持健康体重来预防。“小卒中”若是叠加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会加剧发病和致残、致死风险。因此,生活中要尽可能避免相关的风险因素,做好以下几方面:
勤锻炼体力活动可以降低卒中或死亡风险约27%,与不锻炼人群相比,中等程度锻炼能够降低卒中风险20%。
控好“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会加速全身血管的老化,增加卒中的致残、致死风险。将“三高”指标保持在理想水平,能有效降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管好心脏病冠心病、心房颤动、瓣膜病都会增加血栓风险,进而导致脑栓塞。因此,这类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
避免久坐卒中患者通常是习惯久坐、久躺的人。《柳叶刀·神经病学》刊登的新研究发现,如果“小卒中”患者坚持规律运动,可能会使出现不良功能结局的风险降低48%。因此,建议久坐人群每周进行4次1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2次20分钟以上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定期体检如果体检发现有动脉硬化斑块、房颤等问题,应遵医嘱进行早期预防治疗。最新的研究成果提示药物依从性每提高10%,患者死亡风险就会降低13%~15%。
作者:河南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关运祥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详细]
今天听一位医生说高血压患者不宜吃辣椒,以免造成血压升高。这种说法是不正确[详细]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