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左右卒中高发
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我国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但目前来看,我国卒中总体发病年龄趋势呈现年轻化。从一些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年仅二三十就被中风困扰的年轻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一定慢病基础,却不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但很多中年人并不知道,也不重视这些问题。有些中年人不进行健康体检,等到发病偏瘫了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有些人即便发现以后也不重视,总觉得自己年轻,能熬过去,吃点药就不管它。2.重口味饮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是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可诱发脑中风。而高糖、高脂饮食也不利血管健康。此外,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栓生成增加。而有研究显示,大量饮酒可使卒中风险增加20%。3.熬夜、压力大、情绪激动加班、熬夜、压力大,情绪激动也是诱发脑卒中的因素之一。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必然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和痉挛,同时血管压力也会增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而导致动脉硬化。4.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卒中的发病风险。年一项研究分析发现,体质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卒中风险增加%。这也提示我们,要早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重视中风的预防。记住“6个一”
让你远离中风!
1.规律坚持一项运动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但目前鲜少有人能达标。据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显示,我国成年人群参加有效体育锻炼的比例仅为11.9%,且与其他年龄组相比,25~44岁和75岁以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最低。因此建议每周至少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分钟以上,每次运动达30分钟。如果实在没时间运动,每次10分钟、每天3次快走也可以。2.35岁以上每年必须测一次血压高血压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即使没有症状,35岁以上的人也应该一年至少测一次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压。3.饮食一个原则“三减一加”国人饮食往往习惯高油、高盐、高糖,而果蔬摄入不足,因此应做到“三减一加”,而类比于地中海饮食的“江南饮食”,恰恰有这样的效果,还有助于预防血管代谢性疾病。江南饮食可以概括有6大特点:1)提倡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2)推荐植物油,低温烹饪;3)增加白肉、减少红肉,推荐豆制品;4)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5)推荐适量坚果、奶类;6)强烈推荐蒸、煮、涮的烹饪方式。⑤4.一个腰围警戒线不能超避免肥胖,男性腰围不能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不能大于85厘米。5.床头备上一杯水平时可以在床头放一杯水,在睡前半小时和晨起时喝几口。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易形成血栓。喝一杯温开水,能帮助稀释血液。晚上睡觉时,血流速度减慢,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极易形成血栓性疾病。饮用适量的温开水,能稀释血液,防治缺血性中风。6.一定要遵医嘱用药预防中风,一定要针对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进行管控,比如,血压高的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血脂高的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脑卒中,我们俗称的“中风”。作为人体的“司令部”,大脑一旦发生卒中,致死[详细]
今天听一位医生说高血压患者不宜吃辣椒,以免造成血压升高。这种说法是不正确[详细]
脑卒中,我们俗称的“中风”。作为人体的“司令部”,大脑一旦发生卒中,致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