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现场。封面新闻记者邵萌摄影封面新闻记者邵萌11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中取消了中风险区判定,并且更加科学精准地判定高风险区,这样的调整,对各地疫情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流调、风险研判更加精准高效。“二十条措施”要求,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取消中风险区是否会对疫情的精准防控造成影响?高风险区域内该怎样制订核酸检测策略以及管控措施?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图源:中国网“今年7-8月份,我们对于第九版防控方案实施的评估,以及防控工作实践,鉴于中风险区管控人员的数量比较大,后续阳性检出率比较低,为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区域人员管控,为了更加科学精准进行疫情防控,在二十条优化措施中取消了中风险区判定,并且更加科学精准地判定高风险区,以单元和楼栋进行判定。”王丽萍介绍。她进一步表示,这样的优化调整,对各地疫情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流调、风险研判更加精准高效,该管住的风险要管,该落实的要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这样的调整也要求各地不断总结以往疫情处置实践经验,更好地探索性、创新性做好疫情快速处置。封面新闻记者提问。图源:央视新闻关于高风险区内核酸检测策略,王丽萍指出,仍然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实施。对于核酸检测,是要求在高风险区实施封控以后前3天进行,后续检测频次可根据前三次检测结果确定。在解除管理前24小时内,要完成一次区域的全员核酸检测。在这个过程中,纳入封控人员中存在没能及时转运的一些风险人员、抗原检测阳性及混管阳待复核的、行动不便的病人和高龄老人,要上门采样,单采单检。在管控措施方面,王丽萍介绍,第九版方案中明确提出,高风险区实施封控管理,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具体有十条措施,主要包括宣传引导、人员摸排等,要及时掌握封控管理区域内的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血透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人员情况,对以上人员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医疗物资保障,做好心理关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s-pf.com/zfbj/3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