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体内分布广泛的一种管道,人体血管的总长度约有公里,血管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心脏泵血将源源不断的血液输送给身体多个器官,维持正常的生理循环和日常所需。
高血脂是困扰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问题,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炸鸡汉堡那些油炸食物在餐桌上随处可见,而且人们长期久坐,缺乏锻炼,导致发病年龄也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什么是高血脂?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主要为TC、TG、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他。
血脂异常,通常是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脂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血脂异常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高血脂症包括以下四类: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
血脂异常会有哪些症状?
第一: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至关重要。
第二:一般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
第三: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表现。
第四:长期血脂高、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肢体活动后疼痛)。
“血脂疫苗”正式启用了?每年只需注射2针,哪些人可以打呢?
血脂疫苗其实是一种生物制剂,利用小干扰RNA技术生产出来的针剂,主要目标细胞是生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肝细胞,注射该针剂后,药物进入相应位点,从源头上关闭PCSK9的生成,从而降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有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预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达到降低该类病人死亡率的目的。
该类药物在欧洲正式批准上市,注射两至三次可以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但很遗憾的是,虽然高血脂疫苗叫作“疫苗”,但本质上只是治疗型制剂,并没有直接治愈高血脂的效果。即便接种了高血脂疫苗,同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控制以及配合医学方面的观察和调理。
医院卞晓林医生表示,高血脂疫苗属于抑制剂的一种,主要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生成来控制血脂。
而低密度脂蛋白本身,也是身体胆固醇的一部分,正常的胆固醇参与细胞膜的形成和脂质代谢的运转。如果普通人接种高血脂疫苗,反而容易导致胆固醇质量水平变低,导致细胞疾病风险增加。一般情况下,高血脂疫苗多用于高血脂症状严重,并且存在他汀耐受症状的疾病人群。
3招预防高血脂
1、拒绝高脂饮食
很多人在日常饮食中,都是“无肉不欢”,甚至喜欢进食动物的内脏。这些高脂饮食会导致高脂血症,在最新的研究中,高脂饮食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导致脂肪性肝病、诱发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增加肠癌的风险等。
2、按地中海饮食法吃饭
预防“三高”最好的饮食方式是“地中海饮食”。地中海饮食能预防心脏病及脑卒中,还可以延缓人的衰老。
多吃粗粮、蔬菜、水果;
多吃鱼类,建议每周至少两次。限制红肉的食用,例如猪肉、牛肉、羊肉,尽量不吃食用深加工的红肉,比如腊肉、香肠、腌肉等。
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适当食用低脂奶制品。
3、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研究指出,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配合健康的饮食,可以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长期有氧运动可以预防高血压,例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等。在运动中,建议掌握“三、五、七”法则,即“三”指每天步行3千米,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5次以上;“七”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为。
导语: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患病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详细]
今天听一位医生说高血压患者不宜吃辣椒,以免造成血压升高。这种说法是不正确[详细]
导语: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患病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