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介绍(一)
脑中风是什么?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其中脑梗塞最为常见。
脑中风临床常见后遗症:
1.麻木表现为: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
2.嘴歪眼斜
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3.中枢性瘫痪
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
4.周围性瘫痪
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
5.偏瘫
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也是常见的脑中风后遗症。
6.失语
失语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丧失。
7.失认
失认是指病人认识能力的缺失,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及对身体部位认识能力的缺失,是脑中风的症状之一。
8.失用
失用,即运用不能,病人肢体无瘫痪,也无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但不能准确完成有目的的动作。失用包括:观念运动性失用、观念性失用、结构性失用、穿着失用、口——面失用和肢体——运动性失用。
脑中风的易患人群:
高血压病人:无论是收缩压高还是舒张压高,只要高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引发脑中风。因此,血压很高的人,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坚持服药,控制好血压,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心脏病病人: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细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脏瓣膜疾病的人或者做过心脏手术者,容易出现血栓,引发脑中风。
糖尿病病人:血脂代谢紊乱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容易出现高血压,这些都是引发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血液变得黏稠则很容易出现血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酗酒的人:长期大量饮酒,每天摄入酒精的量超过60克,就有可能发生脑中风。
吸烟的人:吸烟可使胆固醇与脂蛋白结合并沉积在血管壁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容易引发脑中风。(吸烟对脑血管的影响是可逆的,只要停止吸烟2年以上,就可使脑中风的发生率大大下降)
脑血管畸形的人:有些人脑血管有先天性发育畸形或先天性血管壁缺陷,他们可能平时没有症状,但极易患出血性脑中风。
过食咸食的人:摄盐太多可造成脑动脉损伤和狭窄,从而引发脑中风。
习惯性便秘的人老年人:排便用力容易使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升高,这样就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中风。
体内缺镁的人:镁在人体内能延迟血小板凝集,有一定抗凝作用。缺镁时这种作用就会减弱,易形成脑血栓。镁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脂蛋白含量,因而能降低血脂,预防脑动脉硬化。建议成年男子每天摄入镁的量不应少于mg,女子不应少于mg。绿叶蔬菜、各种谷物、海味食品,特别是大豆、杏仁,含镁量比较多,应多吃些。
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得脑中风可以理赔么?
保险行业协会、中华医师协会联合颁布的重疾标准定义:
因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引起脑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并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
(2)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是否达到条款约定的重疾标准由谁判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中风偏瘫、脑血栓、脑溢血后遗症、高粘血症、颈动脉斑块、肺心病、脑梗、心梗[详细]
患有其他疾病而诱发脑血管意外的虽然不多见,但时有发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详细]
中风偏瘫、脑血栓、脑溢血后遗症、高粘血症、颈动脉斑块、肺心病、脑梗、心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