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冬春季节是脑卒中多发的时节,中医称之为中风,现在越发的低龄化,曾见三十多岁即出现脑出血的病人。而脑血管病,现代医学称之为:机制复杂、诊断复杂、治疗方法相对单一,重在预防。
中国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观察中,总结出了许多关于中风先兆的经验,在此择要做一疏理,以资参考。
在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详细记载了中风先兆的表现:
或日:元气既亏之后,未得半身不遂以前,有虚症可查乎?余生平治之最多,知之最悉。每治此症,愈后问及未病以前之形状,有云偶而一阵头晕者,有头无故一阵发沉者,有耳内无故一阵风响者,有耳内无故一阵蝉鸣者,有下眼皮长跳动者,有一支眼渐渐小者,有无故一阵眼睛发直者,有眼前长见旋风者,有长向鼻中攒冷气者,有上嘴唇一阵跳动者,有上下嘴唇相凑发紧者,有睡卧口流涎沫者,有平素聪明忽然无记性者,有忽然说话少头无尾语无伦次者,有无故一阵气喘者,有一手长战者,有两手长战者,有手无名指每日有一时屈而不伸者,有手大指无故自动者,有胳膊无故发麻者,有腿无故发麻者,有肌肉无故跳动者,有手指甲缝一阵阵出冷气者,有脚指甲缝一阵阵出冷气者,有两腿膝缝出冷气者,有脚孤拐骨一阵发软向外棱倒者,有腿无故抽筋者,有脚指无故抽筋者,有行走两腿如拌蒜者,有心口一阵气堵者,有心口一阵发空气不接者,有心口一阵发忙者,有头项无故一阵发直者,有睡卧自觉身子沉者,皆是元气渐亏之症。因不痛不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
在湖北名老中医张梦侬著的书中谈论的更为详细:凡人过五十或六十后,自觉手指或单侧上肢或上下肢半身发麻或木,皆为中风先兆,当急为预防,不可忽视。从师传经验及临床体会,无论左手或右手,自觉一指发生麻木,五年之内须防中风;两指麻木,应在四年内;三指麻木,应在三年内;四肢麻木,应在二年内;如五指俱麻,应在一年内;若半身上下(或左或右)手指和脚趾连肢体麻木,更加头目眩晕,上重下轻,行动飘然不稳,应在短期一月、长则半年之内;倘再加舌蹇、语涩、唇舌发麻,应在数日之内,如能及时治疗,尚可防止,否则必然中风,累见不爽。
当然,某些颈肩疾病或其他疾病,也会出现手足麻木,需要鉴别。
我上高中时,祖父患脑梗塞,后半身不遂,病患缠身,很是痛苦,出院之后,父亲寻一民间针灸大夫,骑着把人家接到家里,给祖父针灸,可是效果也不明显,也有医生开的中药,华佗再造丸,还有草药,当时没有学医,只认识一样水蛭,用滑石粉扑着,味道腥腥的。
上大二的时候,祖父去世,后来我详细询问祖母当时他的表现,总结如下:当时是春季,祖父的唯一的妹妹过世,心情悲伤,紧接着祖父开始口角不自主的流口水,去诊所输液,流口水不轻反重,隔了几天的早上,出现半身不遂,后竟至于病发。
我再补充两点:1.面色浮红,眼中精神浮露,脉象大而空虚,需防中风;
2.言语蹇涩,舌根发硬,说话尾音颤抖,需防中风。
我在此整理了一个表格,以作参考:
中风来临前的预兆
1
一侧肢体突然麻木,活动不灵或无力,偶尔可出现一侧肢体拌动。
2
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或拌有同侧面部麻木。
3
突然视物不清或失明
4
头晕常表现为“天旋地转”的感觉,可拌恶心。
5
恶心呕吐,拌有呃逆
6
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水
7
不明原因的跌跤
8
精神状态变化。如精神失常、言语急躁或少言寡语,甚至出现明显而短暂的判断力或记忆力减退。
9
昏昏沉沉的,总想睡,呼之能醒
10
头痛反常。头痛与平时不同,而且加重,持续时间长,固定在某部位疼痛,拌有呕吐病情严重。
以上第1~7种表现,往往经历几分钟就可消失,亦可反复多次出现。
一旦出现上述10种症兆中一种或几种,应立即就医,以便查明病情,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至于中风急救及预防,放在下期里面讲。
库喜龙赞赏
长按早期白癜风如何治疗早期白癜风如何治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s-pf.com/zfby/8691.html
每年的冬春季节是脑卒中多发的时节,中医称之为中风,现在越发的低龄化,曾见[详细]
患有其他疾病而诱发脑血管意外的虽然不多见,但时有发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详细]
每年的冬春季节是脑卒中多发的时节,中医称之为中风,现在越发的低龄化,曾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