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风疾病 >> 中风病因 >> 正文

利群middot健康专病专科直通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1 15:34:34

刚过完“(我爱你)”

今天一起“(我爱我)”

今天是年5月25日,世界预防中风日;今天,也是“脑卒中防治科普微课堂”正式开课的日子。“脑卒中防治科普微课堂”将借助新媒体,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健康人群和患者的不同需求,普及各类正确防治脑卒中的科普知识。抗击中风,大家行动起来吧!

“脑卒中防治微课堂”开讲啦!

一、什么是中风?

“中风”的医学名称为“脑卒中”,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血液供应出现障碍,从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以“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四高”特点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二、中风会出现哪些症状?

人的大脑不同区域的脑细胞具有不同功能,比如:运动、感觉、听力、言语等;一旦脑细胞由于没有血液供应导致坏死时,对应的神经功能也就出现了缺失。因此,“中风”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口角歪斜、肢体活动不能(偏瘫)、言语不清、感觉异常、视野受损、甚至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三、中风的危害有哪些?

1.发病率高,且越来越年轻化。据报道,全球每6秒就有一人中风,我国每年有-万新发中风病人。全国脑中风患病率年均增长7.6%,呈“井喷”态势。青壮年中风发病率不断增高,10-15%患者年龄在45岁及以下。近年来,年轻人的中风发病率越来越高,有10%至15%患者的年龄在45岁及以下。

2.后遗症多、复发率高、死亡率高。4名中风的患者中,有3人有后遗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风险比普通人高9倍。在入院治疗的患者中,每10人就有4人为复发患者;一旦复发患者的死亡率是未复发的2.67倍卒中复发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风险是未复发者的9倍。全球约20秒就有一人因中风而死。

三、什么人需要预防卒中?

所有人都需要预防卒中,健康人预防发病,患者预防复发。

四、预防中风,可以做些什么?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因素与中风发生息息相关。因此,管控血压、血脂、血糖,加强运动都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措施。

五、身边有人中风了怎么办?

中风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正所谓“时间就是大脑”。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

每分钟死亡万个神经元细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70%,其治疗时间窗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

本期微课堂划重点:

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

抗击中风,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快速识别中风记住“中风”:1看2查3听!

医院急诊医学科

医院急诊医学科是普陀区临床重点专科,现已成功组建了一支完全由急诊专科医生构成的急救团队;采用“四区、四级”分诊模式;实行“急诊抢救室—EICU—急诊留观室—急诊病房”一体化救治管理机制;共有医生15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0人;除可开展常规急救技术外,能独立开展体内临时起搏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有创和无创方法)、人工气道建立技术(可视和经皮气切)、床旁血液净化技术(血液灌流/CRRT)、脑血管静脉溶栓术,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取栓/支架置入)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普陀区临床特色专病建设项目,该项目依托医院脑卒中急救体系,聚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抢救的核心技术、服务模式,通过“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不断优化抢救流程、提升救治能力,力求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专病建设带头人

何再明

主任医师,急诊医学科主任,上海市急诊ICU质控专家组成员。擅长各类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尤其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救、脓毒血症、急性中毒、多脏器衰竭等危重症具有丰富的经验。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6项、撰写论文20余篇、学术交流10余次,获专利授权2项。曾荣获普陀区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个人称号、普陀区“十佳”医生、普陀区真如镇“十佳先进人物”、“普陀工匠”等称号。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专病建设项目负责人

吴颖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医务科科长,上海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上海质控中心委员,医院协会品管圈专家库评审专家。长期致力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及疾病终末期患者难治性症状的控制;承担普陀区科委课题2项、区管理课题1项;撰写论文20余篇、参加学术交流10余次、获专利授权2项、著作权2项、参编著作4部;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A级教员;曾荣获江浙沪高等医学教育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北京协和急诊医学高峰论坛优秀论文奖,医院品管圈大赛中获奖。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七届“银蛇奖(提名奖)获得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普陀区“巾帼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神经血管介入技术团队带头人

仝霖

副主任医师,急诊医学科副主任,中西医结合急重症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介入委员会委员。参加工作20年,从事介入工作12年;先后在韩国ASAN医学中心,韩国汉江医学院,医院进修介入手术;师从韩国黄大铉医生、医院方淳主任。参与撰写论文10余篇,负责长宁区局级课题1项,医院急救科的市科委课题1项等,曾负责区局级课题1项,医院急救科的市科委课题1项等,曾荣获区第四轮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等荣誉。

图文供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专病建设项目吴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s-pf.com/zfby/30388.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中风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